如何避免变成暴力的受害者
据外电美国时间17日晚
美国纽约曼哈顿附近的切尔西发生爆炸
造成至少26人受伤
让我们来看今天这本《暴力》书评
如何避免变成暴力的受害者
殷罗毕 | 文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美)兰德尔·柯林斯 著
刘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版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困扰和烦恼其实来自于一些平日里压根不会发生的事件,或者只是端点上的事件——比如死亡、贫穷、破产或暴力。事实上,我们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平缓的日常状况中。
但是恰恰由于对极少数的状况我们没有准备,缺乏把握和足够的理解,所以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不安之中。对于暴力的不安感,是我们当下最为突出的一种焦虑。
在这种焦虑中,暴力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抵抗的压倒性力量,一种无法应对的无常。但事实上,暴力也是在我们的日常故事中之一种而已。柯林斯在他的《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暴力案例的场景,从而为我们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理解和应对暴力提供了某种阐释和心理准备。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尽管暴力与死亡是近邻,施暴者本身却必须处于一种充满个人情绪的场景和节奏之中。因为,暴力必然是一种对施暴者充满了意义的事件。
作者认为,受害者的种种反应,往往正是施暴者暴力节奏的节拍器,从情绪和动能上配合加速着施暴。因为,施暴者的心理动力一定程度也需要一种最基本的能量互动,他打出一拳,得到回应,然后就有了第二拳的更大动能。施暴者与受害者都会进入越来越投入的一场能量浸润。从一个现场内部的过程是如此,从一系列长期的现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家庭内部,当第一次暴力发生时如果受害者恰恰没有抵抗,则是配合了施暴者,那暴力就会演化成日常的家暴。在书中,有真实的典型案例。
作者认为,从受害者顺从角色中脱离出来,往往就能让施暴的节奏被打断,这并不能一定阻断暴力,但至少可以让暴力变得不那么顺畅,也可以让受害者挽回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完整。
施暴者往往被我们的想象塑造成一种超然的主宰,一种压倒性的力量。至少在暴力发生的现场,他有刀枪而你手脚发麻。但事实上施暴者往往需要精心选择对他有利的场景,否则他也有遇到抵抗和受伤的危险。比如,抢劫绝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本书对美国暴力档案的统计,街头抢劫主要发生在深夜10:00到凌晨5:00之间。
柯林斯认为,在这里,“实用主义的考虑(目击者较少)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抢劫者有一种在自己地盘上行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行动。抢劫者拥有这个深夜,而受害者则往往不太习惯在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现场,对于施暴者至关重要,在这个属于他自己的场所,他的能量提升到最高点,可以为所欲为。而这种整个时空场景属于施暴者的氛围,需要受害者的配合,比如不抵抗,比如挨打后的茫然无措,而哭泣求饶恰恰是最完美的配合,等于承认了施暴者对整个现场和对受害者身心的全面主权。在类似的情况下如果运用相反的策略,则有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一个被临时监禁的男人,遇到向他敲诈勒索的囚犯,他明确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会给对方。尽管打了一架,还打输了,但他依然表示,不会给出任何东西。后来,也就没什么后来。施暴者失去了暴力欺凌带来的能量回馈,回到了通常的低亢奋状态。
因此,控制住暴力侵袭所带来的震惊和反应空白状态,控制住现场的节奏,是面对暴力时最好的对抗和自我保护。柯林斯的这本书副题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但在阅读中你会遇到大量真实有启发性的案例,它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某种现实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兰德尔·柯林斯 | Randall Collins,1941—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宾夕法尼亚大学Dorothy Swaine Thomas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关于政治与经济变迁的宏观社会学、社会冲突等。代表作品《互动仪式链》(2004),被列入商务世界学术名著译丛。
- End -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有兴趣
终生叛逆的大文豪托尔斯泰 | 在巴西,上帝也睁只眼闭只眼 | 《出轨》| 我并不相信黑与白,我相信灰色的阴影和朦胧 |谢默斯·希尼:让熟悉的生活闪现光亮| 你是一个单纯的人,还是一个深刻的人?| 看啊,那些失败的人|女人为什么比男人漂亮?| “里约大冒险”开启 又要被掏空了 | 你的脉搏,如果它剧烈跳动着,那就是摇滚的声音 | 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 | 一部非西方视角的世界史 | 颠覆阅读体验的烧脑神书《S.》你读懂没?| 他将文学批评视为“史诗”事业 | 物华天宝大唐史 | 卡达莱 | 世界为什么要感谢荷马 | 你为什么还这么穷? | 现实和理想火拼,最终以理想毙命而终结 | 炎凉的另一面 | 农夫生死书| 走出你自己的"谷仓" | 马尔克斯